品阅小说网 > 乐圣成长系统 > 从无调性看音乐史

从无调性看音乐史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乐圣成长系统 !

    书中写到了无调性音乐。

    那么,无调性音乐是什么呢?

    首先,如书中所言,我们听到的几乎所有音乐,都是有调性的,无论是古典音乐、各国各民族音乐、摇滚、流行、爵士、拉丁,通通都是有调性的。

    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音乐,都有调式。

    例如,我们常说,中国音乐拥有的调式,便称做“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而日苯使用的则是“都节调式”,许多基督教的教会音乐,采用的便是“中古调式”,而西方古典音乐、我们的流行音乐,采用的是“大小调式”,爵士也有爵士调式。比如,“do,re,mi,fa,sol,la,si,do”就是一个调式,“c大调自然调式”。

    调式的形成,说来可是个大课题了。似乎,人们天生就喜欢“调式”,他体现的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音乐审美倾向,它不是凭空被创造的、经过精准科学实验的、依照某种详细理论而生的,它起初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

    调式的来源,首先是“音”。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一个音单独出现,一般来说不会有“和谐与否”或者“刺耳与否”的,而当多个不同的音出现时,人们就开始有了一个判断,这两个音在一起,好不好听?和不和谐?人们在唱歌时,或者随意哼哼时,第一个音出来了,自然就会有第二个,有第三第四个……当唱出了一些音以后,人们就会有判断,我刚才唱的那些音,好不好听?

    唱的次数多了,唱的人多了,经过经验的总结,人们就会选择出一些连续在一起比较好听的音,调式,或许就是这样诞生的。或许?为什么是或许?因为,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具体过程已经无法考证。毕竟,音乐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

    调式是一种音列,它是几个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而成的。

    而现在,霸占了音乐主场地的,正是西方的“大小调式”,这就是西方的音乐体系的立足之本。讲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提律制。

    起先,各个地区对于音的认识是不同的。比如,“do,re,mi”这三个音,到底有多高?到底应该怎么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关于“音准”的判断。音的本质是物体的震动,这一点被发现以后,人们就开始有了疑问,“do”这个音,到底应该是怎样的震动频率?每秒钟440下?每秒钟446下?每秒钟432下?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说法,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律制。

    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五度相生律、纯律、三分损益律……等等律制,各自霸占着世界的各个地区。

    直到,一位牛人的出现。

    这位,便是大明朝的一位皇族成员,大音乐家、科学家、数学家朱载堉,这个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在公元1548年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提出了十二平均律。虽然“十二平均律”的想法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提出,可是那个人并未进行详细的计算,只提了一个概念便不了了之。朱载堉做到了,他详细地计算了每一个音的震动频率,并且加以实践。

    然而,遗憾又讽刺的是,音乐家在中国很长一个时代,都是地位低下的,作为皇子的他,投身音乐、数学、天文,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十二平均律”在他还活着时,推广过程就备受阻挠,在他死后自然偃旗息鼓。中国古代运用的律制,也是十二律,但并不是“平均”的,而是三分损益法算来的十二律,这可是圣贤书中规定的,自孔子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律法。中国有句老话“祖宗成法不能变”,祖宗的律制,自然也是不能变的。所以,十二平均律并没有在我中华的土地上发扬光大,它漂洋过海,去到了遥远的西方。

    在十八世纪的某一天,一个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德国教堂管风琴师,无意间发现了一本记载有“十二平均律”的书籍,他看过后,大为惊诧!经过仔细地思考,他认为十二平均律比之前所用的五度相生律、纯律,都更为科学!

    他当即着手,改造自己的钢琴,按着书上的律制,弄出了一台依照“十二平均律”为标准的钢琴。(准确的说,那时还不叫钢琴,应该叫羽管键琴,或是古钢琴也可。)

    这个全新的律制,使得他越弹越喜欢。1722年,他在对新律制的欣喜之下,立即为这种全新的音律写了一部音乐曲集,名之为《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或许,你不是一个特别了解音乐的人,否则你一定会发出一声惊叹!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西方音乐之中,被称之为“音乐的旧约圣经”,这你或许不能理解,那我换一个比喻,那便是音乐的《论语》!巴赫在音乐的地位,便如同孔子之于儒学!

    而由此,十二平均律开始被推广,在遥远的欧洲,遍地开花,从莫扎特到海顿,自贝多芬到舒伯特,肖邦李斯特……一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乐器,都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可是大部分人眼中,十二平均律来自西方,那是西方的律制!来自那个叫巴赫的“音乐之父”,音乐家眼中称之为“神”的男人。

    很少有人知道,十二平均律其实来自中国,来自一个叫朱载堉的“叛逆”皇子。

    我们翻开初中、小学生的课本,大明朝的徐霞客、李时珍、徐光启之类是映入眼帘,可曾见过朱载堉的名字?这个影响了全世界音乐三百多年的人,居然不见于书,名不见经传,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对此叹道:“这真是不可思议的讽刺。”

    而大小体系,居然异常地契合十二平均律!两者联手,席卷欧洲,随后风靡整个世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代作曲家努力地挖掘着大小调体系的所有可能,逐渐地,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感觉到了不满足。

    为什么?

    因为,太和谐了,太好听了。

    我们今天一定很奇怪,和谐也是错?好听也是罪?中国人向来崇尚和谐,如地球人向来喜欢好看。

    这就要开始往外扯了。

    这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有关系。

    我们总觉得,音乐要美。可是我们很少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自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就开始讨论什么是美,同样,在东方,有一位叫“老子”的人也在谈美。可是,什么是美,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直到十八世纪,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首次开创性的把关于“什么是美”的讨论,转换为“什么是审美”开始,美学开始走上了一个全新的路程。

    康德首次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是一种直觉”。这就把美学引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从客观美学——即讨论什么是美、美的真谛,转变为主观美学,关注的是审美。审美是一个判断的过程,人是先有了判断,才会有美感。直到现在,要讲“客观美学”,那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美学界已经公认的一点,美是无法客观的,讨论客观的美,是一条死胡同。康德指出了,判断先于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客观的美”的情况下,我们就已经判断它是不是美了,然后我们判断过后,再去讨论美,这里面恐怕有非常大的逻辑漏洞。康德在书中有详细的论证,这已经成了公论,不是我的一家之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康德说,审美是“超功利”、“无目的”、“非概念”、“具有主观普遍性”的一种活动。再加上前面的,审美是一种直觉。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康德所说的审美为何物了。

    那么,你一定要问了,不是讲音乐么?怎么扯到了康德?

    因为很显然,音乐就是要美,这其实就是一种判断、也是一种目的。你听音乐,你希望获得“美”的体验,这就是一种目的,如果你以“美”为目的去听音乐,那么你并没有在这个听音乐的过程中进行“审美”。这一点,影响了非常多的音乐家。

    所以,我常说,如果你要去对一种艺术,如绘画、音乐、电影、文学,进行审美,你得首先切记,无目的性,就是你不能首先期盼自己从中获得“美”、获得一种体验、获得一种感觉,这样,你才能够进行“审美”;其次,就是有些“反网文”的东西了,说网文最重要的东西即是“代入感”,可依照康德的理论,代入感在审美中是要不得的,因为审美是“超功利”且“无目的”的,审美必须要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做主观的判断(康德对此有一个非常绕口令的描述,“没有具体目的的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也就是说,审美是一种客观的主观。

    音乐为什么要美?音乐为什么要和谐?音乐为什么要好听?

    人们向来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有没有人深究一句:为什么?

    我们真的能够对“美”、“和谐”、“好听”做出所谓“客观判断”吗?康德说了,不行。那么,我们只能主观判断了,可是既然是主观的东西,主观的“美”,还是美吗?主观的“好听”,还是好听吗?

    这一点,撩拨了那些心中隐隐燥动的音乐家的心。作为那个时代的大音乐家的李斯特,首先站了出来。此时的他已经是欧洲音乐的元老,一派宗师级人物,他一挥手,写了几部十分“奇怪”的作品,名之曰《钢琴小品》。这部作品里,不和谐的元素十分浓重,原有的西方的调性色彩,变得模糊起来。

    李斯特的晚年作品,流传到了一位法国音乐学院学生的耳朵里。这位学生还听到了许多异国的音乐,如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还有不知名的中东地区音乐。他仿佛忽然开窍一般,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

    这个学生,名字叫做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德彪西的音乐,虽然不彻底的但却足够革命性的对传统音乐体系进行了破除!原有的传统的大小调性体系的桎梏被他慢慢解开,单一的色彩变得复杂而朦胧,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就此登上舞台。大小调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也是从此,音乐开始有了两条道路……要么是死死把握着和谐的传统大小调体系,偶尔欲拒还迎地拥抱一些不和谐元素的路,要么是一直对传统大小调体系冲击到底,拼命破除所有枷锁的路。

    自从德彪西起,每个作曲家都跳出来,或强或弱地对传统大小调体系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再后来,本书中所说的勋伯格出现了。勋伯格的出现,正式开启了完全摆脱传统体系的道路。音乐中的体系被打破,再被重新构筑。

    如果说,巴赫是调性色彩的奠基人,贝多芬是调性色彩的发扬者,德彪西则是把调性的色彩朦胧化,勋伯格是正式地抛弃了调性色彩。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音乐就此分为两派,一派还在使用着传统音乐技巧,秉承着“和谐”与所谓“美”的理念,另一派,则着手破除与开拓工作,这一派,被称之为“先锋派”音乐或“现代派”音乐。

    但,传统派的变化不大,现代派却变得十分可怕。

    首先,现代派的作曲家越来越表现出一个倾向:一人一派。也就是每个作曲家,都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体系,不再使用传统的体系,也不使用别人创造的体系,只不过他们创造的体系完善程度不同罢了。

    其次,在现代派中,又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派别崇尚逻辑,仍然对传统音乐有一定的保留,保留了什么呢?保留了音,保留了乐音,保留了十二平均律所指定的音,仍然使用乐器;另一个派别,被称之为偶然音乐,他们认为一切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素材。

    后者,偶然音乐最出名也最杰出的代表,便是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他的成名之作,便是《四分三十三秒》:钢琴家走上台,向观众鞠躬,然后,静坐四分三十三秒。

    对,静坐,一个音也不弹。

    那么,观众听什么呢?听一切,听他能听到的一切声音。

    约翰·凯奇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作品,他在象棋的棋盘下接了线,把象棋下在棋盘上的声音录入电脑中,然后他邀请了同为先锋艺术家的马塞尔·杜尚来下棋,两人的下棋声,则是音乐。

    这种概念,可以说已经100%打破传统了。

    马塞尔·杜尚这个人也是个神人,他被称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他有两件成名作,一件叫《喷泉》:在一次全世界的画展上,大师云集,而他送来了他的艺术品——一个在商店里购买来的男性小便盆。

    第二件成名作,他照着达·芬奇的名作,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然后用铅笔,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了几撇小胡子,并名之为《她的屁股热烘烘》。

    讲到这里,你或许对音乐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你能看这篇枯燥的文章到达此处,我对你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说一句,虽然我也是搞音乐的,但是对约翰·凯奇和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我仍要说一句:“我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