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舌战晚清 > 第100章 鸿胪寺卿

第100章 鸿胪寺卿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舌战晚清 !

    “皇上,军机大臣耆英送来了请示,请问如何安排关于徐庆的职位。徐庆立下如此功劳在,如果连一个实缺都不给,那这样太让人寒心了。”

    关于如何安置徐庆的事情,列入了朝廷的讨论,毕竟徐庆这次立功可是不少了,不但不费一兵一卒的收回了香港,甚至能让英国吐出那部分赔款,这样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功劳了。如此之大的功劳,理应安排一个实际职位。

    目前徐庆虽然是名义上的四品官,可是不过是一个”四品卿“的职衔而已,这个职衔只是代表了品级和地位,并不代表实际职位。品级地位并不重要,在官场里面实际职位实际权力才是最重要的。满清时期有很多人有了品级地位,可是绝大部分都无法获得一个对等地位的实际职位。很多官员候补了一辈子,都等不到一个实际缺额啊!

    所以很多名义上是三四品官,可是给一个七品知县,他们也都愿意去,也就是这个实际缺额太少了,反而一大群享受着高级地位却没有权力的人太多。

    这次耆英主动给徐庆请求一个实际官职,那可是真正的好事,打算拉拢徐庆。

    道光皇帝思考了一下,这个还是有必要的。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损失了不少,兵败了之后还要割地赔款,让他道光皇帝的威严也都收到了打击。徐庆不费一兵一卒收回了香港让英国人吐出了赔款,这个显然是挽回了面子。道光皇帝不但要给徐庆封爵,还要给徐庆一个实际官职才合适,不然如此大的功劳都没有实际官职,那明显是有功不赏了。

    作为一国之主,有功不赏那也是大忌讳啊!

    “保昌,你是礼部尚书,并且分管鸿胪寺,这个外事你如何看?”道光皇帝问道。

    保昌很肯定的点头说:“皇上,奴才以为徐庆擅长外事,不如也就安排到鸿胪寺任职。他原先不是挂职鸿胪寺卿的职衔,现在我们不如干脆也就把职衔变成实职,这样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包场子这话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因为鸿胪寺的职权并不大,在中国古代并不重视外交,所以外交之类的官职一般并不受到重视。再加上鸿胪寺卿是四品官,正好和徐庆的身份对应,级别也都正好。鸿胪寺官员前途不太长远,所以大家并没有什么意见。何况徐庆也是以外交能力出名,那让他负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臣附议!”“臣复议!”“臣附议!”……

    很多大臣都收到了徐庆的好处,那自然每一必要为难徐庆,何况一个鸿胪寺的官职,价值并不高,给了也就给了。

    ”皇上,臣附议!“耆英同样回答。

    道光皇帝看到了大臣同意了,主动说:”既然如此,那也就任命徐庆为鸿胪寺汉卿,原鸿胪寺汉卿着吏部安排外放任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经过了一系列又臭又长的花样文章之后,这才终于下大了正式命令。

    “任命徐庆为鸿胪寺卿,钦此!”

    徐庆主动接过圣旨,说:“臣谢主隆恩!”

    徐庆接过了圣旨,算是正式成为了满清的四品大员,并且是有实际职位的四品大员,这个可是鸿胪寺卿了。对于这个职位,徐庆还是比较满意,至少是负责外交,一般人不重视,他可以把利益最大化。

    徐庆拿着圣旨去到了鸿胪寺上任,那些鸿胪寺的官员纷纷赶紧问候。

    “徐大人好!””欢迎徐大人上任!“……

    一大群马屁精纷纷赶紧过来拍马屁,这个时候谁都知道要讨好新的领导了。不过徐庆却知道这个鸿胪寺卿的情况,这个鸿胪寺卿虽然分管外交,可是事实上并不是全部的外事权力。徐庆知道清朝的外交权是分散的,清朝前中期分管外交事务完全是多头管理,有负责蒙古新疆还有俄罗斯的理藩院,还有礼部也负责一些外交事务。

    至于鸿胪寺,与其说是外交部门,还不如说是后世外事部门的“礼宾司”,主要职责更类似于招待外宾,而不是具体负责外交政令,实权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所以也不受到重视。

    徐庆直接坐在了位置上,然后问:”鸿胪寺不是应该有一名满卿,请问我的这位同僚在哪?“

    清朝很多中央部门的官职都是有多人的,分为满缺和汉缺,满缺都是由旗人来负责担任,汉缺是有汉人担任。鸿胪寺除了一名汉卿,还有一名满卿,徐庆当然希望知道自己这位同僚在哪。

    “徐大人,这位满卿都没有见过人,他并不来这里任职,只是挂名而已。一直以来,鸿胪寺都是各位八旗贵族挂职的地方,所以……”

    徐庆算是明白了这里面的问题所在,这个原来都是挂职混迹别的地方,这个是满清旗人的特权了。反正鸿胪寺没有实权,也不受到重视,用来给旗人贵族混迹别,那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原来如此,既然这样我们鸿胪寺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徐庆问道。

    徐庆对于古代的鸿胪寺其实职责也不太明白,他只能够主动“不耻下问”,直接向自己下级询问了,这个也不太丢人。反正徐庆心里他并不会把这个鸿胪寺的身份当回事,他最终目的还是要推翻满清,这个才是他的职责,他可不会真的把自己当做一个鸿胪寺卿。

    “大人,朝廷现在已经进行了科举,新科进士再过几天也都要入宫谢恩。按照过往的规则,我们鸿胪寺理应准备去进行传胪唱名,这个是我们鸿胪寺的职责之一。”

    很快徐庆这才明白古代的科举“传胪”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在徐庆眼里明清科举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至于第二榜第三榜的第一名,都被称之为传胪。

    不过这个传胪的来历其实也就是在新科进士谢恩的时候,由鸿胪寺的官员进行“传胪”,由鸿胪寺的官员一个个唱名,然后新科进士进入宫殿谢恩。这个过程称之为“传胪”,因为鸿胪本身也就是有大声传赞,导引礼仪的意思,后来引申为接待外宾。

    不过后期鸿胪寺也是负责新科进士的觐见安排,这个是鸿胪寺“礼宾”职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后期传胪成了一个代表名次的身份,可是这个职责却一直都是由鸿胪寺进行负责。徐庆这个世界接任了鸿胪寺卿,这个职责自然也就是由着他来负责了。

    “那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是我们来负责了,是吗?“徐庆问道。

    鸿胪寺的官员纷纷点头,这个事情一直都是他们来负责。鸿胪寺的职责完全是一个杂烩,不但负责国外的礼仪,也负责国内的礼仪。并且作为事务机关,自然负责的事情很多,他们也都不得不尽可能去满足。

    徐庆听到了这个职责,还是比较满意,因为既然今年是一批新科进士考进了这个科举,那自己负责唱名,也算是半个“老师”了。古代的官场规则陋习不少,新科进士拜师的各种破规矩还是不少的,自己鸿胪寺负责唱名,那也算是跟这些鸿胪寺的进士们留下了一段关系,这个对于以后拉关系有帮助。所以徐庆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这些进士们虽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用处,可是一旦以后当自己得势之后,他们都会成为自己一个个卧底。

    他么你这些进士,也许跟徐庆这个淡淡的关系,会让他们成为压垮满清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自己将来得势的时候,他们都会趁着这个关系充当卧底,好处多多。所以趁机拉关系,那也是有好处的。

    徐庆想了想,接着说:“好了,你们继续做你们的,一切照旧就行了。我不会下达什么特殊的命令,一切按照过去的规则来。你们各司其职,一起把事情办好了,然后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那些鸿胪寺的官员终于松了口气,要知道他们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些上头随便下达一些荒唐的命令,这样他们很麻烦的。现在徐庆主动表明一切照旧,徐庆不会临时下达什么奇葩命令,不会为了彰显自己权力,故意却调整各种事情,那这样他们也是终于感觉轻松了。

    这些做下属的,最担忧的也就是换一个领导,结果新领导到处胡乱下令。甚至为了展现自己跟前任不同,故意展现自己的权威,然后不惜乱改前任的规则,这样才是最头痛的。这个世界上能够萧规曹随的领导太少了,徐庆能够如此那自然让很多下属都非常的放心。

    “多谢大人体谅!”

    徐庆就这么当了这个没有多少实权的鸿胪寺卿,他来到了鸿胪寺,任何规则都没有改变,依然啊是前任的规则,甚至徐庆刚刚来到了第一天,也就主动采用了放权的策略,能够下放的权力都统统下放,甚至巴不得少处理一些事情。

    那些鸿胪寺官员反而因此有些议论纷纷。

    “看到了吗?这个新的鸿胪寺卿,居然是一个胆小鬼,居然都不敢管事!”“是啊!看来他也是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一个捐班出身,那也就是这样了!”“哼,我们这些两榜进士出身,居然要给一个捐班出身的人当下属。”“不过,这个家伙还算是明白,自己一个捐班出身,当然说话硬气不起来了!”“哼!”……

    不少鸿胪寺官员不但对于徐庆这个做法没有表示什么感激,反而对于徐庆一阵鄙视,因为徐庆这个行为在那些下属面前也就是“软弱”的行为。甚至那些真正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根式对于徐庆当年便宜父亲花钱捐了一个七品候补知县的身份,表示不爽。这个清朝的出身可是有多种的,八旗出身和科举出身是最重要的途径,前面一种代表了旗人的特殊利益,后面一种代表了汉人地主士大夫的利益。

    至于另外的,捐班出身也就是花钱买官。这个地位最低,甚至一般都一辈子都等不到一个实际职位。科举正途的鄙视捐班出身的人,这个是清朝官场常有的惯例。徐庆这个捐班出身的人哪怕立功再多,那也要被这些科举正途出身的人鄙视,这个是必然的。反正徐庆的外交才能在古代不被真正重视,再加他捐班出身,让那些科举正途的人更是不满了。现在徐庆成了他们的上司,自然也就是让他们心里不爽快,可是不敢直接顶嘴,所以当徐庆这么选择放权之后,他们也就编排起徐庆。

    “这个徐庆,果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一个捐班出身的能耐,肯定比不上我们这些正途出身,所以干脆来当这个清闲的太平官了。这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不过怎么让这个无能之辈做了我们的上司?”“是啊!让这等无能之辈做了我们的上司,真是辛苦了!”……

    那些家伙眼红徐庆后来居上租了他们上司,开始编排起来。

    “大人,有人在这里编排你,他们看不起您捐班出身,甚至认为你这么放权,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行径。”有小吏说。

    这种打小报告的小吏,自古以来都不少,很快就有人主动来打小报告了。

    可是徐庆却在练字,他毕竟不熟悉毛笔字,现在还是要练字的。他好像并没有听到这个小吏的小报告,依然在练字。

    徐庆拿着毛笔挥毫泼墨,然后写下了几个字。

    “夏虫不可以语冰!”徐庆念道。

    那个旁边的小吏听到了这话,心里也是一阵惊讶,这个徐庆这幅字,明显实在讽刺那些编排他的人。那些看不起徐庆,编排徐庆的人,他们其实哪里知道,徐庆同样也是看不上他们,直接把他们比作“夏虫”了。

    徐庆的目光绝不是这个鸿胪寺,更不是什么满清的任何官职,他的目光早就已经投放到了太和殿那把椅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