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明帝 > 55.一言为定

55.一言为定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明帝 !

    说起第三代卫国公徐珂, 这也是位传奇人物。

    当然了,这个传奇不单单是指她是大晋立国至今唯一一个迎娶了嫡系皇族的人。

    ——虽说初代英国公宋轶的次子一开始虽也是迎娶了太平公主, 但没多久太平公主就变成了燕王殿下, 这“娶”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嫁”。

    所以说, 徐珂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成功迎娶了嫡系皇族的人。

    但徐珂的传奇, 更多是来自于她本身。

    她二十二岁的时候,她的父亲,也就是第二代卫国公徐敏一朝锒铛入狱, 没多久就被文帝一杯鸩酒赐死狱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她为了父亲四处奔波的时候, 她的第一位夫婿却趁机与家中婢女勾搭成奸, 并暗中密谋要害死徐珂, 夺了卫国公府的家产, 两人双宿双栖。

    也是天不该绝了卫国公这一脉,两人密谋之事被忠仆听见,急忙告知了焦头烂额的徐珂。

    徐珂本就因父亲死于狱中而悲痛不已, 心里焦躁恍惚的很。

    听闻此事,她二话不说, 提了墙上宝剑便找上了夫婿, 半句不曾与他多言, 一剑下去,便使之身首异处。

    而后, 她又趁兴杀了那背主的婢女, 转头便穿着血淋淋的衣服, 包了两个贼子的首级入宫请罪。

    原本徐敏之死便是为文帝背锅,又只留了徐珂这一条血脉,文帝自然怜惜,许她输金赎罪。

    绕是如此,两条人命,也散了卫国公府大半的家财。

    但祸福总相依。

    徐敏之死虽另有内情,但他是被文帝赐死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而,他死之后,卫国公府便门可罗雀,迅速败落了。

    徐珂一介孤女,并无亲朋帮衬,自身又没有顺利袭爵。顶着一个国公世子的名头,却守着诺大家私,如何不遭人惦记?

    这出“输金赎罪”唱完之后,卫国公府就彻底成了一个空壳子,虽日子清贫了些,到底胜在安稳。

    徐珂并未一蹶不振,百日热孝之后,便暗中请托了父亲旧日好友,在军中谋了个千户的职位,随换防军队开拔北疆,在燕王麾下效力。

    当时,大晋与突厥的战争已到了白热化,她在边疆数年拼杀,悍不畏死,终是一步一步熬出了头,重现了祖父时的荣光。

    据说,徐珂与信王萧沛,便是在边关相识、相知并相许的。

    等到突厥覆灭,徐珂也终于被文帝正式授了从一品国公爵位,是为一等卫国公。

    这些听着已经够传奇了吧?

    可是真正让徐珂史书有传的传奇经历,却是在她得了爵位,入京之后。

    唔,这个“史书有传”,令她列传的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她入的,是《酷吏列传》。

    而且,徐氏也是大晋目前为止唯一一家父女两代皆入《酷吏列传》的“传奇家族”。

    没错,徐珂是个令人闻之胆寒的酷吏,她爹徐敏也是让人提起来便寒毛直竖。

    徐敏为文帝收拾了多少暗中反对“男女平权”的公卿重臣且不必说,徐珂女承父业,同样为“男女平权”这项事业发光发热,贡献了最大的热情!

    由这父女二人改良或发明的刑罚多不胜数,由他二人亲身参与修订的律法也是不胜枚举。

    所以说,在刑法与刑罚这方面,卫国公府是真的家学渊源。而徐炽调任大理寺卿,那也真是专业再对口没有了!

    但徐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萧虞却半点儿都不了解。

    这也难怪。

    郎中这个职位,六部里都有。吏部、礼部、兵部、工部各有四个,户部与刑部更是夸张,全国各郡都配备了一名清吏司郎,只这两部的郎中加起来,就足足有六十二个!

    这么多的郎中,徐炽虽是卫国公世子,此前也不过是这众多郎中之一,燕王府又怎么会过多关注?

    因此,萧虞不了解他,在正常不过。

    但她不了解,不代表别人也都不了解。眼前不正有一个了解的人吗?

    “徐太傅。”她抬步走到徐澈身前,在他惊喜的目光中轻轻唤了一声。

    “世子。”徐澈还礼,暗含期待地问,“不知世子寻下官,有何贵干?”

    萧虞笑道:“前两日家父派人给孤送的年货到了,里面正有几盒王府新制的团茶。不知阿虞可有幸,邀太傅入府品茶?”

    徐澈并不喜欢喝茶汤,可若是与萧虞一道,喝什么又有什么所谓?

    “世子相邀,敢不从命?”徐澈略显激动的说完,却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听起来就像是自己碍于燕王府的权势,不得不应一般。

    他连忙补救:“下官荣幸之至,不胜欢喜!”

    一声嗤笑自身侧传来,徐澈神色一敛,偏头看去,便看见荣国公萧夙正满脸不屑地看着自己,眸中充满了鄙夷。

    徐澈亦是自幼在帝都长大,难免会有与萧夙打交道的时候。他素知这位荣国公心胸狭隘,因此并不打算理会他,便转回了目光,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可萧夙却显然不打算就此作罢,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就有人巴巴地凑上去捧臭脚了。至尊春秋鼎盛,有些人可不要得意的太早、太把自己当回事!”

    这话说得当真是难听。

    徐澈不由蹙眉:若只说他便也罢了,他全当犬吠,自不会与之计较。可这后半句稍待上了萧虞,他便觉难以忍受了。

    “荣国公所言不错,”徐澈缓缓转过身来,正对着萧夙,浅笑盈盈,眉眼如画,“正因至尊春秋鼎盛,因而圣明烛照,凡事自有定论。我等做臣下的,只管遵照圣意便是。至于旁的心思,还是不要有的好。不知荣国公意下如何?”

    这话就等于是指着萧夙的鼻子嘲笑他:不管燕王世子最后能否猎得大鹿,反正是没有你的份儿,你瞎操什么心?

    萧夙心头大怒,恨不得当场活撕了他!

    但他总算还有些城府,眼见左右文臣皆放缓了离去的脚步,一个两个皆竖着耳朵听热闹。徐澈那番话又是正儿八经的政治正确的言论,他如何能出言反驳?

    他的脸皮微微抽动了一下,到底是挤出一抹“和善”的笑意,附和道,“徐太傅所言甚是。”

    离得较近的萧琛发誓:真的听见了萧夙磨牙的声音!

    她秀眉微挑,目光意味深长地自萧夙脸上扫过,轻轻地,发出了一声近似于嘲笑的声音。

    没错,她就是在激怒萧夙。

    虽然萧琛没有问鼎天下的心思,但若要她在萧夙和边地王世子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她当然是选王世子咯!

    他们这些藩王寒暑无阻地戍边御敌,帝都里这些国公们却是高床软枕,安享富贵。

    往日里就不说了,如今既然有了抉择的权力,凭什么还要让这些膏粱们压他们一头?

    既然至尊都明说了,储君是要从边境藩王世子中择选,那这件事的结果,就务必不能超出了一开始预订的范围!

    所以,今日之事,萧琛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萧虞这边,顺脚就踩了萧夙一下。

    萧夙……萧夙面色陡然一变……却到底还是忍住了。

    他只是深深地、深深地看了萧琛一眼,略略拱了拱手,便拂袖而去。

    萧虞轻笑:“倒还有些能耐。”

    萧琛接口:“还没蠢到家。”

    萧樗抬手对着赖着不走等热闹的文武百官挥了挥,大声道:“都散了吧,散了吧!”

    眼见热闹是没了,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失望,颇为无趣地各自散去了。

    萧樗扫了一眼仍未离去,反而拄着拐杖凑了过来的荣桂,颇为奇怪地问:“荣尚书,你不回去吗?”

    荣桂对几人行礼过后,又郑重其事地对萧虞行了谢礼:“今日之事,多谢世子暗中周全。他日世子若有差遣,荣某万死不辞!”

    这大庭广众的,他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萧虞一时间猜不透他的心思,便只是抬手虚扶一下,轻笑道:“荣尚书言重了。彼此皆为至尊效力,孤也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见她如此,荣桂也不着急表明心迹,只是感叹道:“世子所言甚是。只是这世间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本分’二字?”

    而后,便道:“时候也不早了,诸位世子,徐太傅,下官这便告退了。”

    萧辟含笑道:“荣尚书慢走。”

    而后,荣桂才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

    待荣桂离去,萧虞便道:“堂兄、堂姐,阿虞与徐太傅有约,这边也告辞了。”

    萧辟道:“即使如此,你们便去吧。”

    萧樗则是意味不明地看了徐澈好几眼,弄得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却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萧虞拱了拱手,转而对徐澈道:“徐太傅,请吧。”

    “世子先请。”徐澈连忙礼让。

    礼数既然已经到了,萧虞便也不再推辞,当先往外走去。徐澈则落后她半步,紧随而上。

    到了午门外,徐澈吩咐小厮回去说一声,便牵了马,随着萧虞往燕王府行去。

    因今日朝上耽搁得比较久,两人出了宫门已经是巳时正了。

    这时节,许多人家年货都还没有备齐,趁着今日天暖,拖家带口地出来赶集。街上行人如织,小贩叫卖声不绝,两旁店铺也是生意红火,好一派盛世景象!

    萧虞与徐澈一行人控马自人群中穿过,因顾及行人,并不干快走,等好不容易穿过闹市,这大冬天的,竟是弄了一身的汗。

    萧虞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地说:“帝都繁华,果然非边地可比!”

    徐澈道:“下官倒是有心见识一下北地风光,可惜一直未曾有暇。”

    “这又有何难?”萧虞笑道,“待日后有机会,孤便邀太傅同行如何?”

    徐澈眸光一亮:“一言为定?”

    萧虞道:“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