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枝头揽月 >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枝头揽月 !

    秦家村内,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因魔物存在而显得无比阴冷。

    无衣伸手触碰发黑的墙面,神色一怔。

    “无衣?”

    “……师父,这里……”

    “此地的阴魂已被度化,都转世投胎去了。你随我来……”

    穿过村落,在后山脚下。秦无衣看到一座高约两米的石碑,碑上密密麻麻刻着秦家村村民的名字,为首的就是村长,那个把他捡回来的阿伯。

    将带来的祭品摆上,无衣拿出安神香点燃,置于正中。而后后退两步,跪地叩首。

    他生来无父无母,秦家村供养他长大,而今却受他牵连,全村几百口人无一幸存。这份恩情无以为报,待得他日修成归来,必倾毕生所学护诸公十世无虞。

    安神香燃得极快,无衣叩完三首,就已折了一半。

    “起来吧,他们是死于国祸,与你无关……”见徒弟闷声不响,明显郁结于心的样子,元华继而说道,“魔物的滋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当凡世的大国国运衰落,真龙之气不足以镇压邪崇时,魔物便会肆虐。秦家村背靠山阴,又无供奉神祠,本就易生邪物,又逢乱世,灭村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师父……无衣明白了。”

    若是真明白,就好了……

    元华心中叹气,不再说教。转身看了看山头,山间一片阴郁的深绿,草木茂盛却听不见几声鸟鸣。看来,此地受魔物侵扰已久……得快些了……

    因赶时间,陈雨绵并没有让无衣休息很久,稍作休整了两个时辰,二人连夜进了山。山里不仅有魔物,还有妖邪精怪,只是修为普遍不高,大都灵智未开。师徒二人并不主动动手,山中精怪身上并无人血的腥味,也不会主动袭击人类。只是晚间出现的魔物有些棘手。这些魔物修为不高但数量极多,很是难缠。元华不插手的情况下,无衣应对起来颇有些吃力。后来见到在日光下魔物因躲避不及而被灼烧殆尽的场面,他突发奇想,在擒住魔物时,试图用火灵力净化,如果能成功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结果不出意外地失败了。

    魔物在灵力灌体下迅速膨胀到原本三四倍大小后,轰然炸开,消散无迹。无衣躲避不及受了点轻伤。

    元华没有阻止徒弟犯傻,只在魔物爆体时护住了无衣的要害。事后,在徒弟一脸丧气时开口解释。

    “天道决意了魔物的出生,就自有它存在的意义。除非乱世结束,真龙称帝,举国之力镇压,否则它不会消失……无衣,你记住,修士红尘炼心,要顺应天意。只做该做之事,只救该救之人。”

    修行一途并非所谓的逆天行事,那些修无情道,甚至杀亲证道的修士又有谁得到天道的认可了呢?只希望无衣能尽快明白吧……

    秦家村后山很大,以前也应该有过山神,大概是无人供奉使山神失了神性才使得这方圆百里无人庇护吧。只能说这世间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元华师徒走了四天才走出来。路过猎户所说的村子,果然见到了与秦家村类似的破败场景,只是这村子残留了一些佛法灼烧的痕迹。看来,确实是被那无定宗的和尚度化了。

    二人又向北走了数日,终于遇到了活人。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穿着襦袍,行止颇为有礼。

    路遇二人,见无衣年纪小,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便开口询问可要帮忙。

    见师父不说话,无衣主动上前与男子交涉。说他和姐姐在一场天灾中失了爹娘,又没有村人肯收留,只好一路向北去投靠远嫁的姑母。这一路风险无比,为了安全,他们已经好几日没有休息了。看男子不像坏人,就想问问能不能在他家借宿一晚?

    年轻人笑得温和,爽快表示没什么不可以的。说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若是他们能多呆几日陪陪老人家也是极好的。

    交涉完毕,无衣师徒跟着那男子到了他家。路上闲聊时了解到,这是李子村,属于富安城管辖。男子姓李,字昭德,是李子村为数不多的秀才。

    李秀才的娘看着有五十多岁,但事实上才四十出头。元华粗扫一眼便知这妇人早年劳累伤了身体,若不好生修养,怕是活不了几年了。老妇人和善,见无衣瘦瘦小小的可怜模样,不顾阻拦下厨做了一桌子菜。

    饭桌上见元华没怎么动筷子,老妇人贴心地问她是不是饭不和胃口。只是这注意力一到元华身上便移不开眼了。妇人活了四十年,这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等样貌的女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自家儿子咳嗽两声才找回心神……

    妇人也不觉得尴尬,欣喜地牵起元华的手,左一句右一句夸起来,句句离不开美貌惊人。李秀才挑了挑眉,仔细看了看元华那张最多算是清秀的脸,陷入沉思……莫非,他娘看上这姑娘了?

    元华也有些惊讶,这妇人竟然生得一双天眼,能堪破一切迷障……

    妇人夸来夸去,险些把她夸上天去。无奈之下,元华趁机转移了话题,说他们姐弟以路走来,就属这李子村环境最好,看着很是富足,想打听一下富安城周遭的情况。若是可以,就在此定居。

    这话刚出口,妇人便眉开眼笑地说道:“姑娘,听大娘的,就搁这李子村住下吧。这大庆朝,没有哪个城主比咱们富安城更好啦……”

    听闻此言,一旁的无衣也凑上来问为什么,大娘则耐心解释。

    富安城城主姓柳,是三十多年前的探花郎,长得那叫一个俊啊,现在五十多岁了看着还跟年轻小伙子似的。柳城主是外放过来的,已经在此做了近二十年的官。这么多年来每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将富安城由边境一座小城发展至今日这般繁华。

    柳城主爱民如子,每年都会亲自下乡探望百姓。十多年前曾有一伙悍匪袭城,柳城主为了保护百姓,误了时机,以致妻女都死在匪徒手里。城主夫妻本来恩爱无比,羡煞旁人,一夕之间痛失妻女,柳城主冲冠一怒带兵缴了匪徒的老巢。自此,富安城才是真正的富贵安康起来。

    一大通话说得妇人口干舌燥,喝了口水还想再说,李秀才却提醒她天色已晚,该休息了。老妇这才恋恋不舍地住了嘴。

    农家屋舍夜间是不点灯的,待众人回房歇下时,屋外已是一片黑暗,不见五指。

    老妇人口中的柳城主是个千好万好的青天大老爷,爱民如子。若真如她所说,那这位城主早该功德加身,立地成圣了。

    无衣对这城主有些好奇,当真有这等舍己为人的人吗?为了百姓,甚至丢了妻女的命,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心中作何感想……思来想去,一时也静不下心,就拿出地图描画后几日的路线,一时兴起研究了一番富安城。富安城地处大庆朝西部边境平原,周遭百余里分布约九个村镇,大小不一。这位柳城主继任之初,曾自掏钱财雇佣农夫兴修官道,还免了三年的赋税,调动人心。等用时三年的官道建好,富安城原本的地理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因交通便利,税收低廉,各国商贩都喜走经过富安城的官道来运送财物,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一座大城。

    不得不赞他一声眼光深远,资产雄厚。

    将笔下的富安城划去,他开始思考以后的路线。师父说要带他去皇城拜访故人,以他们二人的速度,大约要走上一年多,若是算上一些意外,最长应该不会超过两年。

    明天应是要穿过富安城往祁风城走,听说祁风城已经被叛军占领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顺利走过去……

    第二日一早,待老妇起来去灶屋忙活时,却见那灶台上放了一个布袋,袋中是一把碎银和一柄木簪。推开西屋的门,果然姐弟俩已没了踪影。

    妇人看着手中的银钱,只觉烫手。等李秀才醒来,她跟儿子商量回头把这银子捐给附近的寺庙,至于簪子,想来是姑娘家的谢礼,她就自己留着做个念想吧……

    而此时的元华师徒,已经走出了李子村,到了富安城脚下。

    富安城是游历至今见到的第一座城池,整座城占地近百里,黑土夯实的城墙高约十米,一眼望去,气势恢宏,无愧于西境第一大城的名号。

    城门口设有关卡,需出示路引才能放行。无衣和师父到的时候,城门处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队。排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位老伯,衣着朴素,赶着牛车。无衣暗自观察一番,上前搭话,问老伯这富安城是不是每日都有这么多人。

    老伯笑得憨厚,告诉他,是因为富安城今年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们都想往城主府送些东西表达诚意,所以人才多了些。祭天大典是什么老伯也不清楚,只听说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法事,只有城主首肯的人才能参与。他们这些百姓没什么可做的,知道城主一向清贫,就都想着多送点东西给城主,毕竟这一次大典也不知要耗费多少银钱。

    无衣顿觉不对,富安城靠商业发展至今,身为城主,缺什么都不应缺钱才是。可老伯却说城主清贫,那些钱都去哪儿了……

    按下心头的疑惑不提,无衣和老伯又聊了许久,套出了不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