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晚明霸业 > 第一章 京师

第一章 京师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晚明霸业 !

    “啪嗒。”

    秦老爷子的筷子直接落在桌子上。

    “这就要进京去侍奉皇爷了?”

    眼看着这亲如子侄的张雪年要走,秦老爷子的心里不是个滋味。老爷子知道这小子早晚得出人头地,但是如何也没有想到来的那么快。

    “本来想着,就算是皇爷要你去京师,也得等天津卫稳妥了,再召你入京,没想到这天津卫堪堪安生,陛下就迫不及待了。”

    “老爷子,不必沮丧,这事情有好有坏,咱们要看好的一面。”张雪年无奈道:“到了京师,起码可以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也罢,这终究是好事。”秦老爷子是个明白人,“该去就去,在天津卫呆着,能有多大出息,不去京师,不知道什么叫做豪门士大夫,咱们天津卫的池塘水太浅了。”

    “您说的是。”

    “但张小子,我得奉劝你一句话,你给我老老实实的记在心里,京师水深,可以养大鱼不假,但是京师的水惊涛骇浪也是万分凶险,你还年轻,凡事要忍让三分,切莫冲动行事。”

    “老爷子,您权且放心。”张雪年躬身回应道:“您也知道的,我素来行事稳妥,不会轻易犯险。”

    “你不是不轻易犯险,你那叫不见兔子不撒鹰。”秦老爷子无奈道:“可给我活着回来。”

    老爷子转过身去,已经是泪满衣襟。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张雪年俯身一拜,终究还是上路了。

    由于陛下只召见他一人,张雪年自然将大多数人留守,不过也带了几个重要人物在身边。

    王伯庸在天津卫已没什么用处,每日刷竹筒太过于委屈他,索性他现在身体差不多彻底恢复,让他选些暗桩的精锐,在张雪年身边做了个护卫队长。除此之外,刘大庆之子刘球儿也闹着跟张雪年一起进京,丁耀亢拗不过小子的热情,只能跟张雪年提起此事。

    这小子明显是父亲受了朝廷斥责,去京师活动关系的,张雪年对此也无话可说,毕竟自己在天津卫的手下,也需要刘大庆的帮衬,举手之劳而已,又不会让自己少一块肉。

    当然,走之前安抚手下,让大家听命阎应元的统属,也是题中之意。富贵帮的顺通镖局、明面上的各色生意,以及锦衣卫都是自己未来的底牌,不能有任何损失。

    如此一来,阎应元的位置就格外的重要,张雪年着重处置,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丁耀亢,这厮就先留在天津卫。

    不过他早晚要去京师,因为加盟生意的事情,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般,如今码头的事情刚刚起步,需要有人辅佐徐光启,统筹全局,丁耀亢正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张雪年一行人快马加鞭,一路直奔京师。

    堪堪一天多的功夫,张雪年就到了京师,换了一身国子监书生装扮,宽袍大袖,赶紧去国子监报道。

    国子监如今已经十分落魄,像是张雪年这般捐监还来读书,浪费青春的实属少见,国子监的小吏收了银子,也没为难张雪年,便给安排了监舍,嘱咐了张雪年一些注意事项,便倚在竹椅上憨憨入睡。

    张雪年如何肯耽误这大好春光,走完流程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替老师送一封书信给毕懋康,这位大佬也是当朝大名鼎鼎的火器专家,跟徐光启算是不错的朋友。

    结果张雪年登门之后,听门子说,老大人去城郊研究火器去了,倒也给张雪年留了话,让他安心读书,有什么麻烦,可以来找自己这位顺天府丞。

    于是,张雪年留下书信,又去拜访孙承宗。

    孙承宗为官清廉,虽然住着皇帝赐下的宅子,但是门前只有两个老仆守着,见张雪年到了,根本没有阻拦,便领了进去。

    张雪年虽然是徐光启的弟子,但也是孙承宗喜爱的年轻后辈,又是张雪年拜师的见证人,听说张雪年到了,整个人都颇为开心,眼睛仿佛眯成了一条缝。

    “人家得了陛下恩准,来京师读书,无不是欢呼雀跃,怎么到了你这里这慢吞吞的?”

    “孙大人此言差矣。”张雪年叹息一声,心中却又几分不满,“当今时局,日趋动荡,为人臣者,自然希望能为陛下,为时局尽一份力,而不是在书房里,皓首穷经,消磨岁月。”

    这话说的,孙承宗前面听着感觉还不错,后面就感觉越来越不是个滋味,然后还不等他打断张雪年,堂中一人忽然拍案而起。

    “这位兄台所言甚是!大明养士三百年,眼下时局动荡,正是我等读书人报效家国的时候,何必浪费光阴于书斋之中。要我说,朝堂那些只知道读经书的大人们,就应该去边关看看,辽东到底是何等危局,他们就不会在朝堂之上,天天争吵争斗了。”

    此言一出,莫要说在场的其他众人,便是张雪年都吓了一跳,讲实话,张雪年是不通经书,感觉在国子监读书是浪费光阴,但是身为大明的读书人,终究是经学方位正道,这位说话有些离经叛道了些。

    然后,诧异之后,张雪年立刻对此人来了兴趣,能够到孙承宗府上做客,指不定是大明历史上那位出了名的人物。

    一念至此,来不及听孙承宗引荐,张雪年便上前行礼问道:“沧州府张雪年,敢问当面是……”

    “这位是东莞袁崇焕,字元素。”孙承宗大概是对这两位年轻人印象都不错,便给袁崇焕亦介绍道:“元素,此人便是徐侍郎新收的弟子,张雪年。你们都精通武事,可以多沟通沟通。”

    二人闻言,俱是眼前一亮。

    “久闻元素兄大名!”张雪年闻言赶紧再度行礼问候,“在下常听身边人提起,每每心中惦念,何时能得见真人,没想到今日了了这桩心愿。”

    话说,张雪年这不是在吹捧,因为张雪年虽然对历史知道的不算多,但是袁崇焕的大名却听说过的,这位炸死了努尔哈赤,最后却被崇祯活活凌迟。自己虽然没办法分辨他的好坏,但是他的本事确实不俗。有本事的人,就值得敬佩,张雪年早想见见,没想到今日竟然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

    “雪年兄快快请起。”袁崇焕也颇为兴奋,因为从孙承宗这里,他知道不少张雪年的信息,“你不知道,这些日子在京师,整日听鞑子如何在辽东肆意,是多么的憋气,就是听了你在天津卫的运筹帷幄,才堪堪振奋起来。”

    孙承宗笑吟吟的看着两位年轻人颇有几分意气相投的样子,当下心中很是欢喜,当今时局恰恰需要他们这样的年轻人。

    袁崇焕知道,张雪年此行定然是有事拜访孙承宗,自然不在耽搁,起身告退。

    “雪年,且做。”书房里,孙承宗明人看茶,然后便让张雪年落座。

    张雪年尊主落座,心里却泛起些涟漪,知道接下来要谈正事了。

    “先不说你。”刚拿起茶盏,孙承宗又忽然放下,“说你之前,先说说袁崇焕。”

    “大人请讲。”张雪年有些莫名其妙。

    “你可知道,袁崇焕此次入京,是为了什么?”

    张雪年为之一愣,然后旋即摇头,大抵举人入京,又在这个关头,肯定是为科举做准备。但孙承宗提起,肯定又与他人不同。

    “他想去边关打仗,兵部和陛下都拒绝了。”孙承宗点到为止,并没多说。

    “原来如此。”张雪年微微蹙眉,“明白了。”

    “明白就好。”孙承宗淡淡笑道:“你还有想法吗?”

    张雪年一边儿斟酌着孙承宗适才所说的话,一边儿反问道:“陛下让我入国子监读书,将来会做何安排?不可能让我在京中虚度光阴吧?”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孙承宗喝了口茶,见张雪年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年轻人,顿时轻松不少,“我便直言吧,不论如何陛下都会让你在京师呆一段时间,起码要熟悉各部工作流程,结交些京师的人脉,至于未来该怎么做?路有两条,第一你考中进士,陛下也好安排你,不论是翰林,还算外放做官,都轻而易举,第二,你没考中进士,但你在国子监读书,起码有个读书人身份,满朝文人也不会过分排斥你。”

    张雪年连连点头,这是大明朝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最基本的操作,读书人对天下的影响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