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60章 赵官家的战略布防

第60章 赵官家的战略布防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回到宋朝当暴君 !

    张浚不是张俊。

    张俊是南宋中兴之将之一,是靠舔赵构成为的南宋中兴之将。

    客观来说,张俊没有半毛钱的资格和岳飞并列。

    但是张浚就不同了。

    南宋中兴四将,有三个是他带出来的。

    这个人到底牛逼在何处?

    首先,他是南宋抗金派领袖。

    其次,他的个人战绩肯定没有岳飞好。

    并且,他有过几场著名的打败仗。

    没错,他有过几场著名的打败仗。

    其中以陕西的“富平之战”最为出名。

    富平之战,宋军三十万大军……崩溃!

    没错,在张浚的领导下,宋军三十万大军崩溃!

    崩溃后,张浚回去就被委以重任!

    这史料看起来是不是不符合常理?

    如果是一个普通小老百姓知道张浚打败,必然骂他。

    但现在赵宁是皇帝,站在最高层制定国家战略,就要懂得全局观。

    张浚这个人接下来是要与赵宁的防御战略部署息息相关的,且绝对不能少的一个人。

    富平之战,吸引了金军的主力,大大缓解了南宋东南的危局。

    它是一场战术上的战败,却是一场战略上的胜利。

    张浚本人做事也是一个大开大合,有担当、敢作为的人。

    他明知陕西会败,却毅然决然,逼迫三十万大军与金军作战。

    你要知道,诸将都愿意死战,统帅会非常轻松。

    诸将都不愿意作战,统帅会非常头疼,说服他们作战,这本身就是一件极难的事。

    而且明知必败,还要为之,这是一种怎样的担当?

    一般人早他妈的甩锅开溜了。

    所以,张浚可以委以重任。

    什么?

    朕绝对不是在找背锅侠,你们不要乱说啊!

    当然,找张浚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眼下,却是还有另外一件事更重要的事,要立刻提上日程来。

    什么事?

    收复太原、河间、中山三镇?

    不不不,以现在大宋朝的实力,收不回来的。

    金军能撤兵,已经是好局面了。

    研发火枪火炮?

    扯淡呢!

    神宗朝的时候,大宋朝一年冶铁总量大约在10万吨到15万吨,差不多就是2亿斤到3亿斤的样子。

    而大宋朝的通用货币铁钱,一贯差不多30斤,1000万贯,就是3亿斤铁。

    这还是成品的铁钱,没有算制造中的消耗。

    更别说大宋朝步人甲所用的铁甲,每一副铁甲重六十几斤。

    还有农业用的农具,都需要铁。

    神宗年间,大宋朝的耕地面积就已经达到7亿亩,田多,对农具的需求自然更多。

    再加上商业发达,秤砣、运输工具,都需要铁。

    每年产2亿斤,看起来很多,但人口基数摆在这里,铁的消耗也摆在这里。

    靖康之前,北宋户口书1360万户,每户平均5人,也有近7000万人。

    再加上为了偷税、贪税,还有许多隐形人口,差不多9000万左右,近一亿人的样子。

    而且火枪和火炮不是一句话就能造出来的。

    就算赵宁是天才,造出一个雏形来,也不可能马上就全部装备。

    批量的火枪、火炮,那是要靠国家产能来拉动的,国家产能需要靠工业化体系来拉动的。

    从冶铁、调度运输、零件标准、制造模具、火药配比,工艺打磨等等,这一套生产线,是很复杂的,需要众多人参与。

    这不是打游戏!这不是打游戏!这不是打游戏!

    那现在是不是就不对火器进行研究了?

    也不是,先点科技树,但这不是当务之急。

    那接下来怎么办?

    布防!

    现在当务之急是布防!

    国防安全了,内部的许多事都可以再慢慢开始处理。

    所以,赶紧在黄河以北布置战略纵深,以此应付下一次金军南下。

    河北经略使赵宁也想好人选了。

    宗泽!

    非宗泽莫属!

    普通人走一步看一步,或者走一步看两步。

    但作为战略家,走一步要看五步。

    不仅仅河北经略使定了宗泽,军政体系也要改革。

    军政体系怎么改?

    不大改,大改是作死。

    枢密院不要动,原来的军政体系不要动。

    枢密院牵扯到全国军政,里面牵扯之广,非常人能想象。

    仅仅说层层官僚盖章这件事,如果要改,印章就要改,流程要不要改?

    金军今年年底可能就要来。

    如果要改,可能才刚开始改,金军已经来了,军政若是在这时候失灵了……

    朕岂不是要去北方住五星级茅屋了?

    那怎么办?

    枢密院中人浮于事,效率又低,可能有很多贪官,不改能行吗?

    不改不行,但不是现在就改。

    现在有办法。

    单独成立一个综合性衙门,来处理黄河北岸的防线的军务,与枢密院分开,让枢密院的那群官僚不让染指进来。

    把京师以北的防线牢固,就是重中之重。

    这个综合性衙门就叫军政院,由张叔夜来领头,将他从枢密院中调出来,让宗泽去前线做经略使,把持前线大局。

    让陈规去辅助宗泽做好城寨防御建设。

    恰好陈规是军事技术人才,擅长排兵布阵。

    那就给朕在河北布下数百里的战略纵深出来!

    而赵鼎这种能吏,就留在政事堂,提拔做宰相,搞内政。

    至于年轻的将领们,潜力很大的将领们,大多数可以往河北防线扔,这是新军,未来的军事人才摇篮。

    至于所谓的军事学院,大宋朝本身就有。

    大宋朝有讲武堂这些,流程可以再规范规范。

    这倒是细节的问题。

    那赵官家做什么?

    搞钱!

    找人!

    然后把控大战略、大方向。

    现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将防御防线搭建起来,将战局拉入持久战中,其他的都往后放。

    此时,赵宁便将河北战略与几人说了一遍,并将军政院的想法与众人说了一遍。

    又将张叔夜未来的职务与他说了一遍,随即安排了陈规的职务。

    众人听下来,一时间竟然有些发懵。

    信息量太大,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赵鼎的脑子却转得飞快,他盯着赵官家指着的地图。

    从黄河北岸,往西再上去,是陕西诸镇,往东是两淮,再北边是山东之地。

    如果他没有猜错,官家是要在这一带建立大规模的弧线战略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