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小说网 > 宰辅大人是细作 > 第43章 巧借开粮仓试探,城外八十里设伏

第43章 巧借开粮仓试探,城外八十里设伏

品阅小说网 www.pyxs.com,最快更新宰辅大人是细作 !

    我看着周护,他似乎知道很多事情。

    与此同时,我对顾远的兴趣更浓了。

    既然是元哲的人,为何满门抄斩,不去搭救?

    突然,周护凑过来,吓了我一跳!

    “裴大人,今日这话,说出来实属大逆不道。”周护两只手死死掐住我的胳膊,双眼通红:“今日既敞开了,便不怕再多一项罪名——”

    “你要说什么?”我被他掐得生疼。

    周护向周围看了看,压着声音道:“这荼州刺史,有问题。”

    这我自然猜得到,但周护知道的太多,这个节骨眼上,装傻是最合适不过的:“周大人,慎言。你现在可是在污蔑朝廷命官。”

    周护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咬牙切齿道:“我没有证据,不便多说。裴大人,本来这种话应该烂在肚子里,但我见您与冯睿之流不同,您眼中,有这些百姓。在冯睿眼里,百姓不过是他邀功的蝼蚁,与这种人共事,还是要留个心眼。”

    我佯装震惊,拉着他边走边说:“周大人一番话,我自会考量。若冯大人支持修渠治水,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于这荼州百姓都是有利的。届时还望周大人能撇开偏见,多多助力才好。”

    周护缓了缓心绪,低头道了声“好”。

    走了一阵,看到了马车的影子。

    天暗了下来,我再三推脱,周护却依旧坚持送我回刺史府。

    下车之时,天已经黑了。

    “不如在这休息一晚,明日再回。”

    周护笑着摇了摇头:“明日还要招呼杨家两兄弟,下官这就回去了。”

    我看了看那四处透风的马车,开口道:“你且等一下。”

    周护站在原地,点了点头。

    我扯了扯外衫,跑进院子,直奔厢房。

    “裴大人。”

    “裴大人。”

    没有理会旁边的丫鬟小厮,直接钻进屋中。

    翻出箱子,拿出我常穿的大氅,又跑了出去。

    “给你!”

    周护接过大氅:“这是?”

    我弯着腰大口喘气,心脏咚咚咚跳得厉害。

    指着他手中的大氅,咽了咽口水道:“别看,别看春天了,晚上还是有些凉的。这马车又不挡风,穿上它暖和些。”

    周护抱着大氅,抿嘴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我叉着腰,勉强直起身来。

    “难怪李景浩喜欢您,谢了,裴大人。”周护说完,抱着大氅上了马车:“早点休息。”

    “嗯,走吧。”我冲他挥了挥手。

    转身刚入院,便看到一名小厮拎着灯笼跑过来:“裴大人,冯大人邀您书房一叙。”

    我抬头向书房的方向看了看,深吸一口气,淡淡道了声“好”。

    进书房一看,薛沛林也在。

    冯睿背对站着,听到门开的声音,转过身来,笑道:“裴大人一路辛苦,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抬手蹭了蹭鼻子,又用力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不瞒大人们,我们才刚进祁水郡,便被村民拦下了,马车里的东西一抢而光,耽误了不少时间。”

    薛沛林起身走过来,拽着我的胳膊前后看了一番:“裴大人可有受伤啊?”

    我笑着摇了摇头。

    再看向冯睿,他半眯着眼,若有所思。

    我接过丫鬟奉上的热茶,坐了下来:“眼下我与薛大人只是大概走了一趟荼州各郡,了解的并不深。虽说有地形图,但郡守们绘制地形图要费些时间。”

    冯睿回过神来,缓缓坐下:“裴大人可是有何计划?”

    我故作犹豫,向旁边落座的薛沛林看去。薛沛林见我怯懦,直起腰杆道:“裴大人,你是陛下亲派来荼州治水的,你若有想法,尽可向我们提,我们自然是要全力配合的。”

    我又看向冯睿,他脸上挂着晦暗不明的笑:“薛大人所言极是。”

    “今日到祁水郡,颇有感触。那里的百姓已经吃不上粮食、喝不到干净水了。”我将茶盏置于桌上,探着身道:“不如我与薛大人兵分两路,我继续在荼州各地查看,薛大人为百姓发放赈灾粮。”

    薛沛林扭头看向冯睿,烛火飘忽,照得冯睿的脸,忽明忽暗。

    片刻,冯睿开口道:“虽说荼州有粮仓,但开仓赈粮,还需要陛下的圣谕才是。”

    薛沛林抚了抚胡须笑道:“这事我写在奏疏里了,过几天赵德勋回来,定会有结果。若陛下允准,望冯大人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助老夫发放赈灾粮款。”

    冯睿僵硬地扯了扯嘴角:“自然,自然。”

    “不知冯大人身边,可有武艺高强之人?”

    冯睿听到我的话,眸子一震:“裴大人此言何意?”

    “倒没有旁的意思,”我扯着身上脏兮兮的衣服道:“这百姓如饿狼般,见到粮食怕是命都不要,恐届时引起哄乱。不如派几个武艺高强的人,在旁也好保护好二位大人。”

    冯睿收起假笑,半眯着眼睛看着我:“没有,不过可以让各知县派出衙役来管理此事。”

    我点了点头:“甚好。”

    不知道我看向他的眼神,是什么样的。是厌恶?警惕?还是杀意。

    冯睿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恐惧,更多的,是杀气。

    “今日天色已晚,二位大人早些休息吧。待赵大人回来再另行商议。”冯睿起身拂袖。

    小厮拎着灯笼在书房门口候着,见我与薛沛林出来,领着我们到了厢房。

    “薛大人,”我叫住薛沛林,笑道:“今日祁水郡的情况,还没跟薛大人汇报。”

    薛沛林扫眼看了看小厮,开口道:“老夫也正想了解,眼下也不困。你们先退下吧。”

    小厮低着头,拎着灯笼离开。

    我推开门,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了桌上的烛台。

    薛沛林进屋坐下,我拎起茶壶,水有些凉了。

    “在书房喝了不少,眼下不渴,莫要让他们烧水了。”

    我将茶壶放下,关紧房门。压低声音问道:“薛大人可是早就想到这一步,才早早将奏疏准备好,让赵兄弟带回去?”

    薛沛林笑了笑:“老夫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当年这祁水郡郡守...”

    “您是说,顾远顾大人?”

    薛沛林看着我,点了点头:“对,他是个好官。当年治水曾说过,凡有水患之地,百姓必受两害,一是疫病之害,二是饥饿之害。若要治水,必要先想到百姓两害的问题,备下些药材、郎中,粮食、钱财。”

    听薛沛林这么一说,我忽想起,裴启桓在治水论上也曾提到,突发水患带来的时疫,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大面积爆发,引起百姓恐慌。

    “所以,您在奏疏里都写了什么?”

    薛沛林道:“奏请陛下,开仓赈粮,下拨赈灾款。”

    我起身握拳,朝着薛沛林深鞠一躬:“还是薛大人思虑深远,晚生还要多学习。”

    薛沛林起身托住我的胳膊道:“不过是经验之谈。今日看冯睿的神情,怕是此事不会顺利,老夫担心赵德勋那孩子会有危险。”

    “薛大人放心,我来想办法。”

    赵德勋往回赶还需要一段时间,薛沛林决定和我一起再到荼州各郡看看。各郡守因绘制地形图,便不再作陪,为确保我二人安全,周护特意让杨义组织百姓十几人,跟着我们。

    待他们聚集在刺史府,我扑哧笑出声来。

    这不就是山寨里的兄弟们么。

    杨义手拿着铲子,憨笑道:“薛大人,裴大人,我们兄弟几个跟着二位大人一起去到各处,保护大人安全。”

    我拍了拍杨义的肩膀道:“好。”

    还是就近先看了郢江郡,庄上的农户见此阵仗,唬得站在原地不敢动。

    “杨义,你们去周护府上拿粮食了么?”

    杨义在旁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去了。”

    “拿了多少?”

    杨盛在前面陪着薛沛林,听到我们对话,转过头道:“不到一斛吧,周大人说,他还要给其他人留点。可我看周大人家的米缸里,还有不少哩。”

    杨义怒道:“你懂个屁!这大灾年的,每家一斛,米缸里的都不够!还在这里叽歪,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薛沛林一听,直起腰向杨义看去,杨义红了脸,低头不再说话。

    杨盛瘪了瘪嘴,也不再言语。

    薛沛林看向我,问道:“这周大人是?”

    我答道:“是咱们见到的祁水郡郡守,周护。”

    薛沛林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这记性,想起来了。你们怎么会去郡守家取粮?”

    杨盛稍稍抬头看了看我,我笑道:“祁水郡打不出粮食来,周大人便将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把粮食分给百姓了。”

    薛沛林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提议道:“不如咱们去周大人府上看看。”

    薛沛林道:“也好,老夫正好也去祁水郡看看。”

    浩浩荡荡的队伍,临时改了路线,直奔祁水郡周护府邸。

    “周大人!”杨家两兄弟兴致冲冲地走在前面,丝毫不畏惧周护这个郡守大人。

    待我和薛沛林进了院子,见周护正挽着袖子,手持葫芦瓢,往一个男人手中的布袋里装糙米。

    “你们怎么来了?”周护冲杨义笑了笑,随后见到我们,忙将瓢放下,整了整衣衫,小跑过来道:“薛大人,裴大人。”

    薛沛林指着米缸前面站着的人道:“这是在做什么?”

    周护笑道:“这是永安县百姓,来拿粮食的。”

    说罢,周护朝着那人招了招手,那人将布袋系紧,走了过来。

    “你先回吧,过两日发了粮饷,便设粥铺,记得带你小妹妹来领。”

    那人朝着周护深鞠一躬,又冲我们鞠了一躬,将布袋托在怀中,跑了出去。

    我转过身看着那人的背影,一身粗布衣裳,后背贴满了补丁,裤子短了些,鞋也烂得不成样,跑起来险些掉了。

    “二位大人,屋里坐吧。”

    听到周护的声音,我回过头,薛沛林已经朝着米缸走了过去。

    我紧走两步跟了上去。

    薛沛林朝米缸一望,指着里面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我不明所以,凑到跟前看了一眼,缸中仅剩两捧糙米,与其说是米,不如说米糠来得更贴切,几乎看不到几粒米,全都是皮。

    周护局促地搓了搓手:“下官也是实在没办法,朝廷发的精米,实在难解这百姓之困。不如将精米多换些糙米和米糠,百姓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都是一样的。”

    旁边的杨义轻点了点头:“这就很好了,最黑暗的时候,易子而食,想想都是噩梦。”

    一阵沉默过后,薛沛林仰起头,眼泪顺着脸上的沟壑流淌到嘴边。

    “待陛下圣旨下来,一切都会好转的。”我掏出汗帕递给薛沛林,轻声安慰。

    杨盛笑嘻嘻凑过来道:“裴大人,陛下是不是要放粮了?”

    杨义在旁边瞪了他一眼,看向我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期盼。

    我咧开嘴笑了笑:“也许吧。”

    身后的几个壮汉听到我的回答,纷纷议论起来,引发一阵骚乱。

    周护低头擦了擦眼角,抬起头来,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周护的府邸停留片刻,回到刺史府时已接近黄昏。

    冯睿还没回来。

    府上的丫鬟备好晚膳,依照我们的吩咐,端到了我的房中。

    屋内只有我和薛沛林,几个色香味俱全的热菜,在我看来像是莫大的讽刺。

    “真真是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薛沛林夹起眼前的虾,苦笑一声。

    我给他倒了温酒:“眼下还不是哀叹的时候。薛大人,之后的几天,我会想办法去城外接应赵兄弟,您需要帮我打个掩护,咱们一起出去勘察,还要一起回来才是。”

    薛沛林收起悲戚模样,正色道:“好。明日老夫在郢山郡等你,不论多晚。”

    是夜,薛沛林早早回去休息。

    我坐在桌前看书。

    听到一阵叩门声:“裴大人,晏大夫求见。”

    我未动,只是喊了一声:“进来吧。”

    小厮从外面将门推开,晏楚荣拎着药箱走了进来。

    “你先退下吧。”我冲门口的小厮说应了一声,他点头退去。

    晏楚荣将门关上,又站在门口愣了一会,方走过来。

    “可是有消息了?”我倒了盏热茶,递给晏楚荣。

    晏楚荣并未喝茶,坐在我对面道:“明日中午,城外八十里,设伏。”